>> 首页 实时讯息

3000公里转运,只为一场“双镜联合”的生命突围

时间:2025-08-08 22:48:00人气:0

本报讯(记者 杨振东 通讯员 陈辉)“这一个月来,整天带着个尿袋,又不方便又没面子,再想到后面针对尿道狭窄漫长而痛苦的治疗过程,心理压力巨大。万万想不到,跑到三千公里外的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求治,一下子就解决了问题!”8月5日,接受采访时,在新疆工作的焦先生激动地对记者说。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实施的“双镜联合内镜下尿道会师术”让焦先生重焕自信,重拾自尊。

焦先生是一名隧道工人,一个多月前,他在新疆某工地工作时不幸被重物砸伤,导致创伤性休克、开放性骨盆骨折、锁骨骨折、多发肋骨骨折、右足骨折、尿道损伤等十余项严重损伤。

当地医院紧急抢救保住生命后,完成骨盆骨折、髋臼骨折、锁骨骨折等多处骨折修复手术,然而,尿道断裂导致的排尿功能障碍始终未解决。

当地医院建议患者伤后6个月行尿道端端吻合术治疗尿道断裂后形成的尿道狭窄,然而这种开放手术创伤大,也有不小的失败概率,术前这半年不得不依靠膀胱造瘘管排尿,腰间整天挂着个尿袋,不仅没自尊,还很不方便,这些都让焦先生整日愁眉不展,身心承受巨大压力。

为解决这个难题,焦先生一家全国寻找名医,打听了一个多月,终于打听到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郭青良治疗这类病经验丰富,遂生出了转院求治的念头。

然而对于焦先生来说,转院治疗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他全身多发骨折,术后仅1个月,骨折外固定支架未取,只能躺着,不能行走,也不能坐,两地相隔三千多公里,途中转运风险及不便可想而知。

最终,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通过郭青良之前治愈的老病人与郭青良主任取得了联系。

郭青良预估了转院事宜的困难和风险后,立马将这件事上报给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的领导。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焦德强听闻此事后,当即表示,愿举全院之力完成焦先生转院治疗的愿望。

至此,一场跨越三千多公里的爱心接力开始上演:焦德强院长联系航空公司,说明患者情况,并嘱托航空公司在途中给予帮助。

当凌晨一点的飞机降落新郑机场时,医院救护车已在机场等候,泌尿外科吴爱宁副主任医师、王伟伟主管护师等专业医护团队接诊后将患者直接送至病房。

泌尿外科护士长韩亚楠主管护师早已将病房护理工作安排妥当,管床医师李宇航主治医师在详细了解焦先生的病情后,医疗护理工作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这一系列的安排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转运的风险、减少了患者的不便。

收治患者后,郭青良主任发现,该患者的病情比想象中还要复杂:膜部尿道断裂、尿道狭窄、尿外渗、尿路感染,同时合并下肢肌间静脉血栓、肺炎、骨盆骨折、右足骨折等多系统问题。

在积极治疗相关疾病的同时,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机制:

泌尿外科精准评估了尿道损伤范围,制订了手术方案;

骨科协同评估全身多发骨折愈合情况及对手术的影响,制订了详细的康复计划;

麻醉科、呼吸内科、心胸外科联合优化围手术期管理策略;

血管外科监控血栓风险,调整抗凝方案。

各科共同发力,经慎重研判,最终确定完善术前准备后,择期进行“双镜联合内镜下尿道会师术”。

经过精心准备,7月31日,由郭青良主任医师主刀,在麻醉科、手术室通力配合下,为患者实施高难度的“双镜联合内镜下尿道会师术”。

手术原理简图(受访者供图)

术中应用膀胱软镜及输尿管镜联合镜检尿道断裂创面,克服多个难题,不足半个小时,手术顺利结束,取得圆满成功。

术后焦先生恢复良好,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开心极了,目前已进入下一阶段的康复治疗中。

郭青良主任告诉记者,这是一场技术的胜利,是多学科协作诊疗的典范,是院训“厚德重道、精业为民”的又一次闪光。

从得知转院意向后的不抛弃不放弃,到途中一系列心系患者的精心安排,再到医院各科室医护众志成城的医疗救助,无一不体现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接受采访时,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端权表示,本例新疆转院患者的成功救治,彰显了我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担当。

未来,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将继续优化重症患者转运救治和多学科协作诊疗机制,为疑难重症及复杂创伤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让更多患者重获有品质有尊严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