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实时讯息

开拓农产品跨界融合新业态

时间:2025-09-11 06:49:00人气:0

编辑部:

我国地理资源丰富、气候多样,孕育了大量特色鲜明、潜力深厚的农特产品。近年来,各地紧跟市场需求,农特产逐渐走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持续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动力。然而,部分特色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产品多以原料形式销售,附加值低;优质供给不足;标准化程度不高;新品开发滞后于市场变化。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进一步做优做强。

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开发新型加工产品,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农特产从“量大”转向“质强”,实现与市场同步提升,不仅需要量的规模积累,更需要在质上实现突破。在此过程中,宁夏枸杞产业的跨界实践,为各地农特产发展提供了参考样本。

“保温杯里泡枸杞”曾是枸杞养生价值的典型认知。如今,这一传统消费方式正在悄然改变。在第八届枸杞产业博览会上,相关企业推出枸杞原浆饮品、枸杞冰淇淋、枸杞籽油等30余款创新产品。此前,枸杞面膜、枸杞口红等跨界商品已获市场认可。数据显示,全国90%以上的枸杞新品源自宁夏研发生产,中宁枸杞更以205.2亿元的品牌价值高居中国地理标志区域品牌榜第10位。宁夏在巩固传统枸杞产业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展产品门类,精准对接现代消费场景,通过跨界融合持续提升产业附加值。

夯实产业基础是农特产跨界发展的根本前提。近年来,不少地区的农特产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带动了市场对优质产品的需求。但也应看到,部分产业因生产规模有限、标准化水平不高,导致优质产品供应不稳,甚至因品质波动影响消费者信任,错失发展机遇。农特产的稳定供应与市场认可,往往离不开持续推进的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以及“企业+农户+政府”等多方协同机制的构建。通过政策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和农户积极参与,产业基础得以夯实,优质产品持续输出也更有保障。

科技创新是农特产跨界发展的核心动力。产业起步或可凭借“原生态”和品质打开市场,但要进一步拓展消费群体、提升产业能级,则往往需要科技赋能产品研发。宁夏在培育枸杞、乳业、葡萄酒等特色产业过程中,始终将科技创新置于关键位置,通过组建产业研究院、建立专家库和科研项目库等举措,构建起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创新的体系。政府与科研机构聚力基础研究,企业则面向市场推动专利转化与产业化应用,农特产从“卖原料”向“卖产品”“卖品牌”“卖标准”转型逐步成为现实,全价值链提升也由此得以实现。

农特产跨界融合不仅是产品形态的创新,更是产业生态与价值逻辑的重构。可持续强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建设,积极借助科技研发新产品;深入挖掘农特产背后的地域文化、匠心技艺与生态价值,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情感体验和情绪价值的产品,有利于增强品牌认同与消费黏性,农特产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也将更加坚实有力。

记者马呈忠于银川

2025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