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实时讯息

大江时评丨红领巾系在历史与未来间

时间:2025-08-15 10:29:00人气:0

新闻链接:给“小英雄”雕塑戴红领巾的少年们,我们在找你!

8月1日建军节当日,江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监控画面记录下动人一幕:两名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在参观过程中,解下自己胸前的红领巾,轻轻系在一组展现“少年队儿童团站岗放哨”场景的雕塑颈间,随后一群孩子向着雕塑庄严行礼。孩子们这一举动通过媒体报道后引发全网共鸣。网友感叹:“胸前那一抹红是井冈山上不灭的星火”,“这一刻红色基因传承具象化了”。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展厅里,那组呈现少年儿童团站岗放哨场景的雕塑,刻画了特殊年代里一群特殊的小战士。在红军兵源紧张时期,这些“娃娃兵”以超乎年龄的勇气和智慧,承担了重要的侦查和警戒任务。

当今天的孩子站在这些雕塑前,他们看到的不是冰冷的铜像,而是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同伴。

同样的青春朝气,不同的时代使命。当孩子们为“同龄人”系上红领巾时,就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传递,印证了红色信仰的永恒生命力。红领巾在此刻化作红色纽带,让两个时代的少年隔空相望,共同守护着永不褪色的革命火种。

当井冈山两名少年为雕塑系上红领巾的视频在网络传播,瞬间引发全网情感共振。网友感动不仅因为画面本身的纯粹,更因从中看到了红色基因的活态传承。一位网友留言道:“胸前那一抹红是井冈山上不灭的星火”。江西日报社官方微信的网友留言:“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像故事中这几位小学生一样朴素的行动”。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其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人格素养正处于形成的过程中。红领巾这个共同符号,却让两代人的精神血脉瞬间相连。

戴上红领巾成为联结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正如今年3月27日清明节前夕,吉安市青原区17支“黄公略中队”的少先队员们齐聚在中国工农红军吉安黄公略红军学校操场,一场庄重而热烈的“黄公略中队”集中授旗仪式。朝阳映照,少先队员们胸前的红领巾迎风飘扬,“黄公略”这个英雄的名字在队员们心中激荡。

1922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安源煤矿组织工人运动时,成立了最早的儿童革命组织——安源儿童团。红领巾作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标志,承载着百年革命精神与红色基因。

它无声,却流淌着信仰的温度;它轻盈,却承载着历史的厚重。

当红领巾被戴上“小小英雄”雕塑那一刻,一条普通的红领巾骤然被赋予了非凡的意义——将革命战争年代少年英雄的赤诚与和平年代青少年的敬仰紧紧相连,让革命先辈的热血与后来者的脉搏同频共振,几代人的精神血脉在此刻交汇、奔涌。

岁月流转,雕塑颈间的那条红领巾终会在时光中风化、褪色。然而,它所象征的精神内核——那份对信仰的忠诚、对英雄的崇敬、对家国的担当,不会被时光磨灭,反而会在每一次庄严的队礼中、在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中、在每一次为理想奋斗的行动中,被反复擦亮。这份心中的“红”,将永不黯淡,永远鲜活如初,照亮少年前行之路。(全媒体记者黄祥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