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实时讯息

美丽的六月遇见你(大散文)

时间:2025-07-08 16:41:00人气:0

美丽的六月遇见你(大散文)

作者 崔洪国

“天风吹我上层冈,露洒长松六月凉。”下午刚刚下过一场急雨,远处山顶的那股清泉正飞流而下,溪语四季的那些幽静林间正是荷香浮动,清风拂面,我赶紧循了那光影的留痕过去,做一个续篇,写下上面的文字,与这一个月风雨无阻向前行的同学们共勉。

——题记

(一)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夏日时光漫漫长。

每天早上四点,窗外山边树林深处的鸟儿就开始鸣唱了,或清脆悦耳,或婉转悠扬,或浅白如话,或幽如弦歌,听那声音,这会是布谷,一会又是黄鹂,过一刻又是百灵,那动听的声音很快就扰动晨光熹微的静寂。有漠漠的山风飒飒吹过如织的山林,到处就是鸟鸣山涧,欢歌破云霄了。拉着窗帘的室内还是一片暗黑,逼仄的空间是梦境与现实交汇出的或虚或实的场景。登山的路边开满的野花迎风铺面,激湍飞溅的瀑布在山下的荷塘里激荡着如镜的水波,六月盛夏的时光托举起无边盛放的荷花。鱼翔浅底,还有那几只灰白相间的灰雁,仿佛游离了那片波光粼粼的水面,在我的眼前荡然开去,留下飘渺的,色彩斑斓的图景。循着那鸟鸣,我拉开窗帘,夏日阳光的晴朗碧空涌动着万丈的光芒穿越那些枝叶婆娑,蓊郁翠绿的山树和花草破窗而入,尽兴地、俏皮地宣泄在宿舍房间的每个角落——这是我们一个班,聚散离合的一个月中,一个夏天的早晨,每个人在内心都想挽留住的一个鸟鸣春涧,花开漫山的坠着露珠的清晨。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因为太过珍惜这样的日子,所以班主任李老师在上课前的这句话引起了所有学员的共鸣。每个人都细数如水如梭的日子,把彼此的言谈举止,欢歌笑语和校园里的四季溪语,鸟语花香都收纳进自己思想和记忆的存储,在共鸣中共情着。给大家印象深刻的是班主任李老师的细心和严谨。军人出身,那种严谨就深深地刻在眉宇之间,那是一种军人所特有的坚毅。虽然不苟言笑,但从日常管理的每一个细节都是那种带过兵,待人接物自带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善良。

来自全省各部门各行业的38名学员,来到学校里,放下平时事务的繁忙,每天穿行在宿舍和教室之间,上课、下课、学习、思考、锻炼,对每个人,可能很简单。但是作为一个班主任,考虑最多的还是管理的有序和安全。所以,每天早上,李老师都要带着班里的学员到操场跑操。上课前提醒每个学员打卡、放手机;上课时跟班坐在教室后边,管理和记录着每一天的活动安排;晚上还要把第二天所有的学习计划发到群里。把这些事情装在心里,用心用情的提醒提示,不仅仅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更多是一种关爱和真情。这些细节在每个学员心里都产生了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力量,在大家之间传递着,成为一个月友情相处,美好记忆的重要叙事。我也把班主任推送的每天的活动整理到了我的日记中,过后翻开,一看就能想起6月的某一天,我们一起从宿舍到教室学习和分享的快乐时光。随着时间的渐行渐远,相信每一天的经历都会沉淀成甜甜的酒酿,甘美纯香。

(二)心中永留桃花源

是啊,人生需要沉淀,沉淀需要分享,分享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想想,一个班38名同志来自四面八方。60后,70后,还有80后的,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岗位上经过风雨,见过彩虹,有过高光荣耀,有过浮沉跌宕。那些援渝援甘的,很多在乡镇披星戴月,摸滚打爬的,还有到基层工作队的,还有在一个单位不同岗位默默无闻几十年如一日的,每个人的工作和人生经历都是一部酸甜苦辣咸的五味书,展开都是一卷多彩美丽的画卷。当很多学员人到中年,经过了沉淀,更加明白了人生的精彩在于问心无愧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洞察人生的风景在于山高水长处的云水从容。如此,再有一个这样的机会,让每个人从自己平凡浩长的阅历中去分享人生的经验,大家就格外珍惜在分享过程的倾诉和见微知著的箴言。

每节课前,我都认真地聆听了每个学员的从政经验交流,虽然有长有短,但都是大家的肺腑之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书。我发言的时候说要善于向别人学习,从每个人身上学习一种精神,我们的信仰就更加坚如磐石。从每个人身上学习一个方法,做工作就一定是曲径通幽,柳暗花明。毕竟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经历了那么长时间的锤炼,锻炼和淬炼,是铁也百炼成钢了。所以,在认真听的同时,我把很多学员讲的那些感人的事,说的那些精彩的话都整理到了自己的日记和学习札记中,通过壹点号和海报号分享给了亲朋好友。“带着感情上岗,怀着激情工作”“心怀敬畏,遵规守纪”“不畏浮云遮望眼,心中永留桃花源”“心态决定状态”“一路走来都是朋友师长”“迎着困难上是解决困难的最好办法”“与人为善,顺势而为,得失随缘”,做人做事,这些语重心长的分享都是一个人弥足珍贵的遵循。正如一位老师听完一位同学的分享后说的一句话:“每个人的从政经验分享都是人生经历最精粹,最精彩的提炼,如果选编一本书,一定是最生动的教材。”

我记得有一位同学分享了与人为善,不让一名同志掉队的故事。在那个单位,他了解到一名女同志的工作状态很不好,心里疙疙瘩瘩,心理负担很重。个种原因是这名同志与直接领导的关系有芥蒂,在面临晋升的人生关键时刻,她的直接领导坚决反对,就把彼此的关系推到了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这名同志还是一位高学历的研究生,学的专业在单位也很能派的上用场,用得好是人才和专才。这位同学就主动出面做那位领导的工作,想法设法化解彼此的矛盾和纠葛,后来矛盾顺利化解,两人杯葛前嫌,这名同志的职务职级晋升得到了解决,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很好地发挥了自己的特长。而且和变了个人一样,工作正能量满满,心里也天天充满了阳光和希望。因为在单位用同样的方式化解了几个同志之间类似的矛盾,所以这位同学的发言让我记忆犹深,感慨万千。就如他说:人性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我们要襟怀坦荡地看待别人,不让一个同志掉队。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怀着阳光的心态看待别人,与人为善,不仅是为政之德,也是为自己积德行善。这个浅显的道理大家都懂,做好不易。

(三)让信仰成为行动的力量

参加学习这段时间,我们每天都关注着媒体上瞬息万变的新闻,其中有一条在热搜的新闻一直让我心潮澎湃,那就是92岁的游本昌于2025年的6月30日,在党旗下宣誓入党,21页手写申请书历时1个月完成,现场佩戴党徽时数度哽咽。其入党源于1949年上海解放时播下的信念种子。76年初心不改,在92岁入党这个人生庄严的时刻实现自己演艺生涯的信仰升华。这就是对组织的信念和组织的力量。这次参加学习的同学大都是党龄很长的老党员,心中始终怀着对组织的敬畏和信仰的忠诚。组织起来,相信组织,相信组织的力量,也是每个人入心入行的共同准则。

所以,开学典礼那一天,在礼堂外,站好了队形,面对徐徐升起的国旗,齐声奏唱着国歌,面对鲜艳的党旗,每个人举起右手,庄严宣誓的那一刻,入学教育的仪式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一种行动的力量。接下来的日子里,班里成立的临时支部成了把这个集体凝聚起来的最好方式。从第一议题、第一课程学习,到纪律约束和班级管理,每个人都把作为集体一员的权利让渡和义务加持见之于言行,有板有眼,中规中矩。把规矩和杠杠化作习惯,常念常记,正道直行,这本身就是对组织赋能,信仰与忠诚的最好诠释。

我之前也到党校学习过,每次都是几天的时间,来去匆匆,听的也是一些专题性的内容,说不上印象有多么深刻。这次学习的时间长,而且是系统学习了有关的创新理论、思维创新、时代之变、生态文明、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等课程,极大地拓展和开阔了思维和视野,对于提高能力,解决问题自然是大有裨益。人到中年,对理论的认识基本成熟和定型,相比知识恐慌,面临的本领恐慌会更多。这也是我和大家参加学习的时候共同面对的困惑。所以,对于我们,学习方法可能会显得更加迫切,授课老师一些独立的思考和见解可能会引起更强烈的认同和共鸣。

我在刚刚写完的一篇学习札记《在信息化时代保持冷静认知和独立思考》中说到了这个话题。在和大家的交流中,大家普遍感觉从学校各位授课老师身上学到的很重要一点,就是每位教师所展现出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应当说,在信息化时代,做一个课件时搜集有关的详实资料并不难,特别是有了deepseek和豆包等AI助手的助力,相比之前生成一些自己想要的图文也要容易很多。但是面对这些海量信息,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到常学常新,能够及时把最新颖、最前沿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深度思考中,就如同深度求索一样,让学员听着津津有味,听得聚精会神,听得酣畅淋漓,听得入脑入心,需要不断在学问研讨上下又真又细的绣花功夫。所以,这次参加学习培训,每天都有新的期待,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每天都有耳目一新之感,这是在以前的浅表化、碎片化学习中很难感受到的。所有的课程我一节没拉,和大家一起听得专注、仔细、认真,而且做了大量学习笔记。

(四)常记人生岁月静好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六月七月的光景里,节气正是夏至过后小暑到,校园里处处花开锦绣,绿树葱茏。人生遇见也罢,邂逅也罢,都是宿缘,都是美好。刚入校的那几天,天高云阔,山青水碧,飞鸟入林,游鱼戏水,每一处光影,每一朵盛开的蜀葵、荷花、金鸡菊都让人心怡。所以,从那时起,就希望如梭的时光能随我们一起放慢匆匆的脚步。每天的傍晚和周末的早晨,我和几位同学老周、老陈都要顺着蹒跚的步道拾阶而上,一路向山而行。三三两两地会遇到同班,其他班的学员在山林间,在时光的廊道上,在花果飘香中欢歌笑语地行吟着,在那些崎岖蜿蜒的小路上,在衔山的晨霞和醉美夕阳中留下美好的记忆。前几天我们在那些黄瓜架和葫芦架散步的时候,有一个班的几位女同学正在青翠翁绿的廊道前拍照留念。她们都很年轻,想必更愿意在这短暂的时光里,把旅途中那些如诗如画的风景收纳进漫长美丽的人生。

聚散别离虽是人生常态,在一个月时光匆遽而逝中,难免也会生出淡淡的伤感。“幽人怜时节,对此感流年。”想想也是,都到这个年龄了,是否还会有三十天的时间,还是这些人相聚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分享,想来也是很难的事情了。我和一起爬山的老陈、老周开玩笑:“现在感觉每天一起登山畅叙幽情是浑然不觉的快乐,一周以后就要回到各自的岗位,见一面都是一年两年的事,更别说到这一起学习的地方爬山了。”也许会有学习的机会,但见面重逢大概率也就是几个熟悉的面孔,这样的时光更多是在记忆和回想中寻觅了。所以呢,在课堂,我把同桌的你,大家和老师专注授课、互动的瞬间,那些在操场迎着朝阳奔跑的身影,还有那些在校园里偶然邂逅,匆匆而过的你和他、她的身影留进手机的相机,前台、食堂的年轻服务员,花草丛中的那些修剪师,迎面一个微笑,都在我的心中绚烂成了荷塘一朵美丽的荷花。

这几天,班级群里就有很多同学开始热闹地互动了。临清的王绪忠同学分享了《春风十里不如遇见你》的感悟,“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字里行间流淌的是对这短暂时光的不舍和留恋,流露的是对这些同学的真情实感和殷殷期许。归期临近,那种聚散别离还是触动了每一名同学难舍难分的心弦。虽然时序如流,但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学习的吉光片羽拼图成一刻,一天,一个月的光和影,还是会让人心潮澎湃,难以平静。自己之前工作场景中那种刻意和拘谨在一个月的学习中放下了,在互动中放开了,打动人心的那种纯真和质朴回归了。我留意了一下大家在群里的互动,除了点赞,也有唱和的,“君才比江海,浩浩观无涯。高山须仰止,剑胆并琴怀”,“蟠龙山上云乍起,风雨纵横衣衫湿。纵使霶霈遮归路,愿得郁葱十万里”,互动之中,传达的都是一份彼此珍重,守望相助,岁月静好的浓浓深情。那样的时刻让我想起了电影《老师.好》中的那句经典台词:“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我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用到此时的场景,感觉再恰当不过。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昨夜,看着同学们在群里的互动,我渐渐地进入了梦乡,那些熟悉的语笑喧阗也随着梦境的起承转合在我脑海的深处翻卷涌动着。半夜醒来一枕清凉,外面月光如水人如醉。迷离恍惚之间,我就听到了早起的鸟鸣,看到了从窗外透射过来的金色光芒。“天风吹我上层冈,露洒长松六月凉。”记得去年的9月,我也在党校学习过几日,那几日如现在一般,天气像个调皮的孩子,上午还是阳光明媚,下午就是雨骤风急了。我穿行过校园的溪语四季,在清泉叮咚,小桥流水之间,慢慢品读着那些随处可见的温暖的文字,“经师易求,人师难得”“胜非其难,持之者其难也”,心中默念着,一路迤逦攀登上如今每天走的山上崎岖小路,浸润全身的那种浩然之气不知不觉之间留在了文字中,更长留在了心底。今天呢,下午刚刚下过一场急雨,远处山顶的那股清泉正飞流而下,溪语四季的那些幽静林间正是荷香浮动,清风拂面,“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我赶紧循了那光影的留痕过去,做一个续篇,写下上面的文字,与这一个月风雨无阻向前行的同学们共勉。

壹点号风过林梢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