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想喝口酒解解馋,哪成想差点把命丢了!” 日前,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刚脱离危险的王大爷想起不久前的经历仍心有余悸。这场因误饮松香水引发的生死危机,再次敲响了家庭危险品管理的警钟。
一口“白酒”下肚,老人突发危情
据王大爷回忆,事发当天,因酒瘾发作,误将放在角落的半瓶松香水当成白酒喝下。随后,他突然出现剧烈呕吐、头晕不适,被家人紧急送医,经洗胃、血液灌流等抢救才保住性命。
“患者送到医院时,已出现意识模糊、肝功能指标异常,情况十分危急。”该院急诊科医生池东介绍,医护人员当即对王大爷进行洗胃,后续又通过血液灌流,经抢救,才将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松香水非“香水”,毒性堪比“毒药”
“很多人听到‘松香水’,会误以为是日化产品,其实它是危险的工业溶剂。”池东医生解释,松香水主要成分是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这类物质具有强毒性:进入消化道会直接灼伤黏膜,引发呕吐、腹痛;被人体吸收后,会损害肝脏、肾脏等器官,还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昏迷、呼吸抑制,严重时短短几小时就会危及生命。
更危险的是,松香水外观与白酒高度相似,若存放环境混杂其他气味,很容易让老人、儿童误认。
误服急救有 “黄金法则”,这三步别做错
一旦发生危险品误服,正确急救能为治疗争取关键时间。池东医生给出三点核心建议:
优先催吐(意识清醒时),让患者快速饮用大量清水,随后用手指或筷子轻触咽喉部,促使呕吐,减少毒物吸收;若患者已昏迷、抽搐,切勿催吐,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
立即送医不拖延,无论症状轻重,都要第一时间拨打120或送往最近医院,务必携带误服物品的包装、容器,方便医生快速判断毒物种类,制订治疗方案。
积极配合治疗,像松香水这类强毒性物质,通常需要洗胃、血液灌流等专业治疗,家属需信任医生,配合完成相关诊疗。
家庭防误服,做好 “三字诀”
“防范此类意外,关键在‘管’。”池东医生提醒,家庭危险品管理要做好“分、标、清”三字诀:
“分”类存放,将清洁剂、消毒剂、农药、工业溶剂等危险品,与食品、饮料彻底分开,最好存放在带锁柜子或 1.5 米以上高处,避免老人、儿童接触;“标”清信息,散装危险品必须贴好标签,注明名称、毒性、使用禁忌,避免因外观相似误认;“清”理过期品,定期检查家中危险品,对过期或不再使用的,按照产品说明规范处理,切勿随意丢弃或留存。
“家庭安全无小事,一个小小的存放习惯,可能就会避免一场悲剧。”池东医生呼吁,市民应重视家中“隐形杀手”,及时排查安全隐患,让类似的惊险经历不再重演。
通讯员黄彬彬